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融合的信息领域的在职研究生高级技术人才。研究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信息处理、服务计算、嵌入式系统),网络与通信(下一代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可信与信息安全(软件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计算机技术领域特色: 可信网络、服务计算与智能化。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依托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灾备工程实验室、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信息网络工程中心、可信与分布式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同等学力附加报考条件:授权发明专利1项;
二、同等学力复试时需以笔试方式加试两门本科阶段主干课程,复试时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进修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课程的成绩单,或通过自学修完所报考专业本科段课程的自我介绍;
2、两名具有副高职(含)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书各一封。
3、相关专业报考的附加条件中的相应材料证明。
三、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01 物联网服务计算、网络信息安全与大数据
牛少彰、左兴权、杨娟、张雷、方维、谷勇浩、王鹏飞、黄海、陈洪、杨亚(仅招专硕)
02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王柏、吴斌、石川、于艳华、胡琳梅、王啸、李劼
03 未来网络与大数据、智能计算与无人自主系统
王莉、张海旸、张冬梅、
04 嵌入式人工智能、移动智能感知、网络智能
卞佳丽、戴志涛、蒋砚军、高占春、张成文
05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
罗红、孙岩、明安龙、康学净、刘伟、张雪松
06 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搜索与挖掘、网络软件
杜军平、邓芳、刘晓鸿、孟祥武、叶文、张玉洁、潘维民、王晓茹、梁美玉、曲昭伟、邵蓥侠、薛哲
07 智能计算与大数据、可信与安全、智能硬件
周锋、余文、姚文斌、杨俊、黄智濒、裴颂伟、罗娟娟、易秋萍、梁洪亮
08 物联网与多媒体计算
马华东、李文生、刘亮、张海涛、傅慧源、周安福、赵东、段鹏瑞、郑霄龙、齐梦实
09 大数据、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及医疗金融应用
宋美娜、周文安、鄂海红、欧中洪
10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网络应用与安全
黄小红、张沛、张晓冬、张树壮、林昭文、孙溢
11 智慧内生网络、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
廖建新、王晶、王纯、李炜、王敬宇、王玉龙、戚琦、孙海峰、沈奇威(仅招专硕)
12 网络智能管理与通信软件、工业互联网
亓峰、邱雪松、李文璟、陈兴渝、熊翱、刘会永、王颖、高志鹏、王智立、芮兰兰、杨杨、喻鹏、郭少勇、丰雷、邵苏杰、徐思雅
13 智能系统(物联网/AI/大数据/AR/软件测试)
程渤、乔秀全、宫云战、商彦磊、章洋、吴步丹、刘传昌、金大海、王雅文、赵帅、陈勇
14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
许长桥、关建峰、杨树杰、况晓辉(兼职)
15 面向网络协同计算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苏森、邹华、王红熳、闫丹凤、孙其博、徐鹏、双锴、李静林、王玉龙、王尚广、林荣恒、程祥、张忠宝、周傲、徐梦炜、马骁、袁泉
16 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
谢东亮、李玉宏、卢美莲、张雷、王洪波、李昕、胡博、时岩
17 网络大数据与智慧计算
龚向阳、阙喜戎、熊永平、田野、张波、徐恪(兼职)
四、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五、同等学力加试: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与技术;
六、学 制:2年;
七、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方式。
八、学历与学位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教育部关于学生毕业和学位委员会关于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的,将颁发教育部认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