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6日,第一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金融硕士(MF)教育中心主任付书科,副主任汪琳、田嘉莉带队,金融硕士研究生张洪浩、李昕怡、刘沁雪和苏文涛作为代表参加此次比赛。经激烈角逐,武汉工程大学“WIT五小队”的作品《一种拓扑结构基金风格漂移诊断方法》斩获大赛全国二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据悉,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是中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于2022年由清华大学发起设立。“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是唯一被明文写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赛事,专门面向在校研究生的全国性赛事。首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的全国性赛事,大赛分为“创意创新赛”与“算法挑战赛”两个赛道。围绕金融科技创新主题,旨在结合国家金融科技发展需求,引导研究生放眼金融科技领域创新前沿,为我国金融科技、金融学等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次大赛全国共有144个培养单位的453支队伍参赛,初赛以“PPT视频讲解”方式进行线上评审,共83支队伍进入预决赛;预决赛以“路演+答辩”的方式进行线上评审,最终23支队伍进入总决赛。武汉工程大学“WIT五小队”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湖北省唯一1支入围总决赛的队伍。
自2022年6月10日该项大赛启动报名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筹备,立足“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理念,法商学院金融硕士(MF)教育中心通过组建赛事专班、培育重点项目等方式,积极宣传、认真备赛,共遴选出15支队伍共计61名同学参赛,“WIT五小队”通过对作品不断打磨、创新、演练,最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金风格漂移诊断方法。此次参赛作品完善、演练和美化还得到了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和艺术设计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武汉工程大学始终坚持研究生分层分类培养理念,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学科竞赛为抓手,引导研究生学以致用、锐意进取、服务社会,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助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转自:武汉工程大学新闻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