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以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外语能力和文化传播技能。培养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培养国内外从事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是我校中外文化与教育交流的外向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是专门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华文教育、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二级学院,承担本科生、在职研究生、留学生、华裔学生等多种类型、各种形式的汉语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任务。学院同时承担全校留学生招生、管理与服务工作。
一、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但只能报考自筹经费硕士生;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者报考研究生需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5、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6、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生。免试生推荐办法由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推荐免试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
7、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8、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9、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建议考生报考非定向就业(不含专项计划和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
二、课程设置:具体见教学计划表
三、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
四、学 制:3年
五、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俄语202或日语203选一、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复试科目:978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设计与分析;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加试科目:语言学基础、古代汉语;
六、学历与学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考试,符合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校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