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邀请奚悦老师作了一场题为“大数据时代的工匠精神”的讲座。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姚斌出席并主持了讲座。高级翻译学院培养英汉同声传译人才和其他高级口笔译人才,属应用类研究生。毕业生应能担任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和文件翻译工作,或承担政府部门高级口笔译工作。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奚悦老师从自己的职业生涯谈起:自200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毕业之后,她先后在高校、部委、国企和外企担任要职,翻译经历十分丰富;2014年奚老师开始专职从事自由职业同传;同时,自2006年起,她利用业余时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做志愿讲解员工作,至今已有十载,她的经历令同学们强烈感受到奚老师对于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接着奚悦老师将大数据和翻译活动相类比,说明翻译活动其实就是整合和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过程。简单来说,在做口译时,海量信息扑面而来,译员要对这些信息迅速做出理解、分析、转换和表达,该过程与理解分析大数据,再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非常相似。最后,奚悦老师提出了一个近来很热门的话题,即在大数据时代,人工翻译是否会被机器翻译取代?对于这个问题,奚悦老师表露自信,她说如果译员在做翻译时发挥工匠精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把自己的翻译打造成艺术品,译员就不会被取代!
姚老师向同学们提出“口译如何创造价值”这一问题,引发同学们深思。他鼓励同学们要学会思考、勤于思考、换位思考,把翻译事业当做一种使命的召唤,肩负起传播中华文化和连通世界之重任。最后,姚老师以《论语》名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概括了口译活动的特征。在热烈的掌声中,“北外高翻口译名师堂”讲座系列第一季正式落下帷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