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邀请澳门大学张美芳教授作了一场题为“Creativity in Translation: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to Translator Training(创造性翻译的认知视角译员培训)”的讲座。高级翻译学院陈卫国副教授主持讲座。高级翻译学院师生参加了讲座。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翻译专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现为国家级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翻译)建设点、国家级翻译实践教育基地、国际翻译家联盟联席会员。教学团队为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翻译硕士专业为陕西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多语种新闻编译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为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
张美芳教授首先引用Peter Newmark、Jean Delisle、P. Kussmaul等著名学者的观点,表示译者乃有识之士,人类的翻译具有创造性,而译文是创造性产物。她进而总结了“创造性”(creativity)的本质和作用,以寒暄语的英译和人名的汉译为例解读了翻译中的创造性(创译),指出创译要求译者掌握语法知识和社会语言学知识,具备话语分析能力,熟知翻译策略。她认为,译者必须考虑本文的类型、翻译的目的以及目标受众。
张美芳教授介绍了Fillmore的框架语义理论和Schank的主题结构要点,并分别以公示语和新闻标题的翻译为例展示了这两大认知模式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她指出,创译涵盖了译者对多个方面的了解,即源文本类型、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用途、目标受众、源语和目的语的语法结构与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的语用意义以及翻译方法和策略。她强调,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译者必须积累大量的知识才能进行有价值的创译。最后,张美芳教授回答了在职研究生师生提问。
由国际翻译家联盟、中国翻译协会共同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外文局指导,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Eighth Asia-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Forum, APTIF8)于2016年6月17日-18日在西安举行。为扩展论坛成果,组委会举办“长安译讲堂”高校系列学术讲座,邀请部分翻译名家于3月-6月到访古都,为师生带来学术盛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