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与曲艺
中山大学黄天骥老师主讲了一场题为“中国戏曲”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除了面向中文系本系学生外,也吸引了校区各院系同学的参与。中山大学设有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5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在职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共19个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
黄天骥老师先以幽默的方式开场,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山大学在中国戏曲研究方面的优势。黄老师引用中国戏曲研究第一人王国维的话:“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以故事演歌舞。其后,他又向我们讲述了中国戏曲的在中国以及世界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中国戏曲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综合了“唱念做打”多个方面的艺术。
接着,黄天骥老师娓娓道来中国戏曲的历史发展。他认为戏曲的起源跟宗教和祭祀有密切联系。而随着汉文化与西域文化、外国文化交融,汉代形成了“百戏”,其中包括了扛鼎,燕跃,吞刀、走索、角觝戏等。到唐代,随着叙事文学的迅速发展并且接受外来文化的力度增加,戏曲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黄天骥老师介绍了对“旦”的称呼由来的学术争议问题,并且从唐代的受欢迎的一个剧目“踏摇娘”给我们解释了中国戏曲在唐代的发展。
在对中国戏曲的历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黄天骥老师结合具体生动的例子讲述了中国戏曲的两个主要特征。他通过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的对比,指出中国戏曲第一个特点是虚拟性,结合中国戏曲在表演,化妆,动作,空间,时间,道具等多个方面的分别描述对这一特点进行了充分的阐释。他同时也指出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特征即程式化,舞台上的手眼身法步都是标准式的,值得考究的。黄天骥老师还在现场模仿戏曲中特色的表演与唱腔,通过言传身教,向在场的在职研究生同学们展示了京剧的特色与魅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