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了“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工作坊”活动(2016 RENMIN—HARVARD Law School Workshop)。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副院长时延安教授、朱岩教授、程雷副教授、王春燕副教授、丁晓东助理教授、熊丙万助理教、哈佛大学法学院校友、世达(Skadden)律师事务所律师James Chang先生以及法学院学生一同参加了工作坊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
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14届毕业生、哈佛法学院JD项目二年级学生胡琼月同学主持,在简要回顾自己的人大生活后,活动正式开始。
首先,法学院教授朱岩老师开设“法学小课堂”,为大家介绍大陆法系的发展历史,分析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异同,并以侵权法为例具体分析两大法系法官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且表示两大法系虽然有诸多不同,但也在逐渐融合、互相借鉴学习。
随后,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致欢迎辞,他向来访的哈佛法学院学生表示欢迎,并回顾两院友谊的发展,从残障人项目到知识产权法领域,两院的合作在不断深化。
接下来进入专题研讨环节,首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时延安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死刑制度,包括中国目前对于死刑的态度、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包括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上的),并总结中国死刑制度对人权保障的程度在不断提高。
然后,程雷副教授介绍了中国司法体制的改革,包括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原因、如何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高法院审判的独立性,并指出应从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发展机会、薪酬等方面给予法官更好的职业保障。
接下来,王春燕副教授介绍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包括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发展历史、中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建立,以及最近的著作权立法修改情况,并具体分析了苹果案件、华为案件等案例。
三位老师讲解后,两院学生就刚刚的内容提出了若干问题,包括中国是否会废除死刑、中国法学学者在中国法律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反腐败问题等,老师们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出了回应。专题研讨环节后,哈佛校友James Chang先生向大家分享了在中国执业的经验,指出律师行业是服务行业,中国是一个比较特别且发展迅速的市场,客户需求日新月异,律师也需要更有创造力,以提供客户满意的法律服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