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法治精神,提升法学专业素养,2月22日,由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法治:在价值判断与技术理性之间”法学理论前沿讲座在奉贤校区成功举办。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2022年度法治人物罗培新担任主讲嘉宾。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阎海峰出席并致辞。讲座由法学院院长彭德雷主持。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建国等部分教师代表以及近300名学生参加。
阎海峰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市司法局和华东理工大学在法治研究、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普法宣传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罗培新副局长本次报告围绕“价值判断”与“技术理性”解析法治命题,必将有力促进华东理工大学学生进一步坚定法治信仰,开阔专业视野,提升法律素养。
罗培新以卡尔•拉伦茨的名言引出其价值判断,借助道具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价值与技术的关系,以及无知状态、经济领域、社会领域3种公平观。通过多样化的现实案例,他从经济与社会领域的不同视角阐释了价值判断的不同路径。在对基础问题的探讨中,以现场互动的形式,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拾得遗失物的事例出发,分享了两种不同法治维度,带领大家关注事实行为背后的法律逻辑。同时,他旁征博引,从吕氏春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到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衡平性法治思维、康德的古典道德哲学,探讨不同情境下的价值判断与技术理性。
在提问与交流环节,罗培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呼吁法律人理性面对多元价值,促进价值判断的良性驱动。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理论学术讲座近3个小时,有利于学生通过价值判断与技术理性的分析框架更加全面地认识法学和法律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启新学期学习生活,提高专业素养。
转自: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