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专业是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有博士后1人,博士2人,硕士7人。近3年来,国际贸易专业已出版学术著作16部,译著1部,统编教材6部,公开发表论文200多篇;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9项为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是全校首批三个硕士点之一,现在校硕士研究生43人。学科带头人为钟昌标教授,经济学博士后,浙江省151工程人才,浙江省高校国际经济学科中青年带头人。该学科被批准为宁波大学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点。
宁波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方向: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的特点是:
1、注重研究国际贸易的新型体系及国际贸易不断演变成大经贸的潮流文化。
2、注重研究我国沿海地区如何率先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的理论与政策问题。
3、拓宽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学科研究内容。
二、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方向的特点是:
1、利用我们理论研究的一定优势和广泛了解和接触沿海地区实际的地区优势力图办好一个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国际贸易学科。
2、注重研究民营企业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和作用。
3、注重研究海外侨胞(包括宁波帮)在连接浙江与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对外经贸与港口物流管理研究方向的特点是:
1、以宁波及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宗旨;
2、经贸与港口物流管理主要内容:一是港口城市群的结构和功能;二是港城互动的一般规律;三是港口城市物流集散与管理。
宁波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在职研究生学科负责人:钟昌标,1964年1月出生于江西兴国,经济学博士后;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分别就读于江西师大、西南师大、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吉林大学。浙江省高校中青学科带头人,151工程人才,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中华外国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中国企业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经济学会理事,宁波市外经贸委兼职研究员;1999年以来任宁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贸易金融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