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厂、中国和亚洲经济一体化
主讲人:林桂军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副校长
林桂军,男,汉族,1959年6月生,北京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特殊津贴专家。
1978年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五年制国际贸易专业本科,1982年提前留校,在国际贸易系任教,1983年毕业。1983年9月—1985年7月,在北京外贸学院攻读国际贸易研究生。1985年9月—1987年5月就读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3月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1997年2月任院长。2005年1月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2005年7月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当选为党委常委。
曾作为访问学者在曼彻斯特大学经济系、香港中文大学、意大利Bocconi大学、芬兰Abu Academi大学和Turk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IMF等海外机构进行讲学、讲座和学术研究。讲授《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国际货币理论(I)、(II)》、《福利经济学》、《高级宏微观经济学》等课程。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外汇政策和福利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是国内外最早将定量分析应用于中国外贸政策研究的学者之一。近年来,在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ina Economic Review、《世界经济》《财贸经济》、《金融研究》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在China and Asia: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s 一书中所发表的论文,A decade flow of funds in China:1995-2006被国际著名杂志Economist专题报道。主持在国际著名JAI出版公司出版The Managerial Process and Impact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Greater China一书;在国内曾出版《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专著。
现为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位办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经济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北京经济学联合会副会长;《国际贸易问题》、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期刊主编,Review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Journal of Public Finance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国际学术期刊编委。2001年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2009年5月被任命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一任副校长。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在亚洲区域政经格局下,东亚经贸一体化进程势如破竹,历史问题的羁绊不堪其阻。三个“10+1”与一个“10+3”勾勒出了和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比肩的东亚FTA美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出口总额将在2010年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其GDP将在2020年超过欧盟。届时,中国-东盟自贸区将与前述两个自贸区呈三足鼎立之势。世贸组织在其《2006世界贸易报告》项下发布的第一份纺织品贸易分析报告认为,2005年取消纺织品和服装配额以来,全球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并未出现大幅增长,只是供货商结构完全发生了变化。中国成为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最大赢家,其次是印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