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安全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民航安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要对标国际,努力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全国模范教师、中国民航大学在职研究生教授孙瑞山总是以此与同事共勉。
从1993年进入民航安全科研和教学一线以来,孙瑞山取得了累累硕果,主持完成了2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科技论文100多篇,获得9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为了让中国民航安全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孙瑞山始终在努力探索前行。
孙老师记忆力非常强,能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情况下,单靠板书向我们讲解全球航空安全情况和国际民航安全的发展及特点。”孙瑞山的学生、中国民航大学副研究员刘俊杰说。
1996年3月,原民航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与中国民航学院共同成立了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孙瑞山参与了研究所的创建,并将“收集与分析世界民航安全信息,向中国民航业界广泛传播与分享”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传播和分享是促进航空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世界各国民航业界都非常重视民航安全信息的收集、研究和利用。”孙瑞山从1997年开始主持系统收集、整理世界航空安全信息,并以《后事之师》内刊为载体进行传播。这本内刊在2002年更名为《世界民航安全信息》,目前已成功发行145期。
2005年,在长期跟踪、研究世界航空事故的基础上,孙瑞山主持建立了世界航空事故中文数据库。该数据库目前涵盖了近20年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航空事故,为民航安全研究和从业人员提供了基础数据。
如今,孙瑞山作为“民航运行人、机、环境与安全科学”学科带头人、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空管运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虽工作繁多,但仍坚持每年完成1门以上本科生课程、2门~3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孙瑞山力主与美国普渡大学合作开展“民航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邮件交流、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既增加了课程的国际内容,又提高了在职研究生学生的交流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