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是文学院下设的一个在职研究生专业,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个省级研究基地、4个校级研究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本科专业、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校级重点学科。贵州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阅读书目如下:
1、(法)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戴望舒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
2、(法)基亚:《比较文学》,颜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3、(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5卷),张道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4、(法)洛里哀:《比较文学史》,傅东华译,上海书店,1931年。
5、(法)德•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6、(瑞士)弗•约斯持:《比较文学导论》,廖鸿均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7、(罗)亚历山大•迪马:《比较文学引论》,谢天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8、(日)大冢幸男:《比较文学原理》,陈秋峰、杨国华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9、(法)布吕奈尔等著:《什么是比较文学》,葛雷、张连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0、(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王宇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1、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2、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钱锺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
15、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79年。
16、季羡林:《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17、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8、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19、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世界诗学大辞典》,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
20、杨周翰、乐黛云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年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21、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22、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3、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出版社,1988年。
24、曹顺庆:《中外文学发展比较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范伯群、朱栋霖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26、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27、郑树森编:《中美文学姻缘》,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2年。
28、陈铨:《中德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年。
29、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30、钱林森:《法国作家与中国》,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31、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
32、王厚锦著:《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
33、Aldridge, Comparative Literature:Matter and Method,Urbana,Illinois,1969.
34、Ulrich.Weisste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Bloomington and 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7.
35、Susan.Bassnet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1993.
36、Chaeles Bemhamer,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Multiculteralism,The Jonh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
37、E.Miner, Comparative Poetics, P.U.P.,1990.
38、曹顺庆主编: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and West .2000年创刊(英文刊物),巴蜀书社出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