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陈炎教授作了一场题为“文明与文化”的在职研究生讲座,陈炎,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墨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曾任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等荣誉称号。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简称山大(SDU),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属于“111计划”、“珠峰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高等院校,也是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山东大学陈炎教授首先从逻辑性角度阐释了文明与文化的不同内涵以及二者内在联系。他认为文明是依靠科技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的过程。而文化则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以及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同时他指出文明是一元的,文化是多元的。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凭借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借助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继而陈炎又从历史性角度梳理人类文明的历时发展进程。他指出旧石器时代文明与文化二位一体,到新石器时代文化从文明中剥离出来,不同的地域便产生不同的文化样式,由此便产生“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文明价值量的差距。此外,陈炎还按照历史顺序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全球殖民贸易以及世界全球化为例,深刻剖析了全球化促使人类文明总量提升的同时,文化的内在差异却在逐渐消亡,文明与文化又走上了一体化的进程,二者又回归到“原始” 状态。人类也由此行走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维之路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