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宋卫国老师作了一场题为“纳米结构材料在催化与吸附中的应用”的在职研究生讲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现设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3个系,拥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4个专业,1个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设有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纳米结构材料具有纳米尺度的结构单元和微米以上尺度的总体分级结构,可以满足研究人员对催化和吸附材料的要求。我们针对催化和吸附的应用需求,发展了若干性能较好的纳米结构材料,这些材料中的纳米结构单元带来了高比表面,丰富的表面官能团,而微纳分级结构提供了易于操作的机械性能,例如较好的强度,容易回收等。在催化研究中,我们针对纳米贵金属颗粒的分散度和稳定性、反应物种的扩散、反应体系的均匀混合等三个催化中的关键因素,设计了包括原位还原,核壳结构、纳米磁子、碳催化剂等材料,在生物医药和香料等精细化工应用中效果较好。在吸附研究中,我们利用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表面羟基等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实现了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可以帮助解决饮用水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宋卫国,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11月出生于江西奉新;1992年7月北京大学化学专业本科毕业;1992年至1996年在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从事工业催化研究工作;2001年获得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5年分别在USC和University of Iowa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7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加入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2006年获得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8年起担任科技部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近年研究方向主要是功能纳米材料与多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研究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构筑以得到具有理想形貌和丰富表界面官能团的材料,用于催化和吸附等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