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申素平、周详、叶阳永老师参加了第25届“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法学会(Australia & New Zealand Education Law Association)年会(2015)”并受邀作大会主题发言。此次大会是为落实教育学院“985”计划和十三五规划内容,扩大学院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而举办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将形成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管理、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经济与社会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将担任该院教授,从事教育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作为第一天会议的两名主讲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申素平教授向全体与会代表做了“中国的教育法与教育法学研究”的主题发言,介绍了中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发展、教育法治改革的热点问题,并详细介绍了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教育法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状况,引起在场嘉宾的极大兴趣和阵阵掌声。
面对首次出席澳新教育法学会的中国代表,本次会议执行主席Mike Wilkinson先生在大会致辞中对来自中国的代表团表示热情欢迎,认为这是澳新教育法学会发展历史上一次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事件。他表示中国代表的参会为会议带来了新的观念与新的思路,澳新教育法学会将保持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的联系,紧密围绕教育法治研究充分共享信息,探索合作空间。
与会代表对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申素平教授的报告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法治建设表达了强烈兴趣,会议间歇以及会后,许多参会代表围着我院代表询问中国教育改革的情况,并希望与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进一步的联系和学术交流。
接下来几天的分组会议上,教育学院三位教师分别参与了不同主题的讨论。中国代表团的参与,为整个会场带来不同的角度和思考,与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的代表互动,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周详助理教授作为嘉宾还受邀参加了澳新教育法学会高等教育特别论坛,并参加了澳新教育法学会年度的换届选举工作。
会议结束后,澳新教育法学会主席以及教育法学会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们,对中国代表团的参加表示感谢,并希望能够加强后续的联系与合作,以扩展学会的海外联系。同时向我院代表团发出了参加明年会议的邀请。
澳新教育法学会Australia & New Zealand Education Law Association (ANZELA)成立于1991年,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的专业性团体,成立目的是搭建学术研究者、法律职业人、教育管理人员的合作平台,其成员包括学术机构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律师、教育咨询及专业组织人员等,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地区拥有较高的影响力。目前在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设有分支机构。
在本次会议中,我院教师应邀加入澳新教育法学会成为其正式成员,这是澳新教育法学会成立以来首次拥有亚洲会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