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在复兴路校区行政楼108室召开了双学位教学研讨会。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中英国际学院院长田蔚风,教务处副处长郝润科、李琴和派驻中英国际学院的教务挂职干部周瑞宏,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钱炜,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徐伯庆,中英国际学院执行院长John Wilson,常务副院长刘芹,学术质量与商务拓展总监Christine Mortimer,各系(部)行政负责人,中英方专业负责人,以及学院教务办公室和学生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刘芹主持。
会上,英方管理人员和专业负责人介绍了英国QAA体系以及英国合作大学的相关制度,教务处负责人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的相关制度,各方明确了中英国际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标准、要求和发展方向。与会人员对中英国际学院专业标杆的设置、2017级培养计划的制订、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英方学分和成绩转换办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明确了中英国际学院专业标杆的设置应整合和借鉴英国合作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以及国际知名大学专业建设的先进指标和成功要素,借助上海国际化的区域优势,提出可参照、有中英国际学院特色的标杆;中英国际学院各专业英方课程的设置在内涵上满足学校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可继续凝练课程中的创新创业要素且形成有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中英国际学院学分和成绩转换办法可执行,对其他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John Wilson对上海理工大学各位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对学院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钱炜和徐伯庆也表示将继续与中英国际学院共享实验室资源,在实习实践课程教学和学生创新创业方面与中英国际学院加强合作,达到共赢效应。
田蔚风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中英国际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应在考虑中英双方的要求、集双方资源的基础上,办出中英国际学院的特色,同时继续把中英国际学院的办学特色经验推广到全校。
中英国际学院每年召开两次双学位大型教学研讨会。此次会议是学院正式实施《2025发展愿景》后的第一次,融入了合作办学的最新理念,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