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李志远老师的合作论文(合作者Feentra,Robert C;Yu,Miaojie)《Exports and Credit Constraints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入选全球“经济学与商学”领域全球前1%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高被引论文。
上海财经大学目前拥有会计学、财政学、经济思想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会计与财务研究院3个国家级基地;并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4个博士后流动站。
这篇论文的研究动因起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强烈地冲击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尤其影响了全球国际贸易。这一冲击使得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关注金融危机、信贷约束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为了理解金融危机是否影响了国际贸易,学术界需要理解一个根本的问题,即为什么出口企业会比非出口企业面对更强的信贷约束?该篇论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论文首先构造了一个包含非对称信息与激励相容机制的异质性企业一般均衡模型。激励相容机制的引入使得企业必须向银行汇报真实生产率信息,但也使银行对企业附加信贷约束以达到激励相容。银行利润最大化会使银行对出口企业比之非出口企业附加更强的信贷约束。这是因为,比之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运输时间和回收资金的时间更长,而这些因素都会进入银行自主选择的信贷约束中。为验证理论模型给出的机制,论文将上述理论模型应用于我国的工业企业。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论文发现,企业出口份额越高,出口运输和款项到账需要时间越长,企业面对的信贷约束也更强;而行业内的生产率分布越离散,企业所面对的信贷约束也越强。这些实证发现为理论模型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基于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SCI/SSCI)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学术机构、大学及学者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ESI的数据统计以十年来计算,每两个月滚动更新一次。ESI从引文分析的角度,主要根据“总引用次数”这个指标,针对22个学科分别对国家、研究机构、期刊、论文以及科学家进行统计分析和排序,即将全球各个机构在过去十年发表文章的总引用次数进行排名。高被引论文是根据ESI统计被引频次排在相应学科领域前1%以内的论文,从文献角度反映了论文的影响力。
李志远,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产业组织,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课程:国际经济学(本科); 国际经济学(硕博); 经济学专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