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第七届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再创佳绩,在武汉大学参加的此次比赛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共有七个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在此前的比赛中,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经获该奖39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学校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也是学校综合实力领先、社会影响较大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技术经济及管理是湖北重点学科。
此次获奖数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历史最好水平。此次获奖的7项成果包括:叶永刚等著的《宏观金融工程:理论卷》获经济学著作奖二等奖,卢洪友等著的《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测算》获经济学论文奖二等奖,陈继勇等著的《知识溢出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影响途径与数量测度》、邹薇等著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研究》和夏清华等著的《学术创业:中国研究型大学“第三使命”的认知与实现机制》等三项成果获经济学著作奖三等奖,乜小红等著的《中国中古契劵关系研究》获历史学著作奖三等奖,方德斌等著的“A double auction model for competitive generators and large consumers considering power transmission cost”获管理学论文奖三等奖。此次获奖数量在全国经济管理学科居前列, 进一步彰显了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
经济与管理学院此次获奖的7项成果中,有3项是由女教师完成。至此,经济与管理学院共有龚敏、张薇、邹薇、张彬、夏清华和乜小红等6位女教师获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邹薇两次拿奖。
近几年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不断加强的教师队伍建设,在职研究生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我院科研队伍的主力军,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正在形成梯队,科研成果不断攀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