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所创新经济与管理方向高级研修班项目依托国家高端智库平台,针对已有硕士学位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管理创新,旨在将高级的学术课程和广博的创新实践相结合,培养数智化时代创新型的高级管理者。
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创新推动变革的大时代,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正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世界科技创新趋势如何把握?产业创新趋势与政策方向如何分析?企业管理如何创新与时俱进?这无疑是新时代中国各方面管理者必须回答的全新命题。
【研究领域】
01 宏观经济分析 | 02 数字经济与数智转型 | 03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
04 产业分析与投融资战略 | 05 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 | 06 上市公司创新与治理 |
07 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 | 08 新能源与低碳经济 | 09 医疗健康产业创新 |
10 文化教育产业创新 | 11 战略管理 | 12 管理创新与组织变革 |
13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 14 国企改革与创新 | 15 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 |
16 中国管理哲学 |
【报名条件】
1、拥有硕士学位,尤其获得MBA/EMBA学位者。
2、各类传统行业尤其转型升级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金融投资机构专业人士;
3、科技创新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医疗健康和文化教育领域专业人士;
4、机关与科研机构的相关人士,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者。
【课程设置】(根据学科方向可适当调整)
学科基础课程: | |
01 高级宏观经济学 | 02 高级微观经济学 |
03 中国经济思想史 | 04 管理学思想史 |
专业方向课程: | |
01 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 02 数字经济与数智化转型 |
03 未来产业发展与政策 | 04 平台经济与电子商务 |
05 战略新兴产业研究 | 06 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 |
07 战略创新 | 08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09 企业创新与组织变革 | 10 商业模式创新 |
11 财务管理与公司金融 | 12 大数据营销与研究方法 |
13 创新创业管理 | 14 人工智能经济发展前沿 |
15 医疗健康产业研究 | 16 教育文化产业研究 |
17 现代公司治理 | 18 产业分析与投融资战略 |
19 全球产业布局与国际投资 | 20 科技金融 |
21 金融科技 | 22 上市公司创新与治理 |
23 国企改革与创新 | 24 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 |
25 中国管理哲学 | 26 领导力 |
学术研究课程: | |
01 高级定量研究方法 | 02 高级定性研究方法 |
03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实证方法 | 04 文献综述与学术论文写作 |
注:
1、根据学员情况和研究方向动态,实际课程会做适当调整。
2、不定期安排高端论坛讲座以及知名企业参访调研活动。
【课程特色】
1、国家高端智库师资:
主要聘请包括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等享有卓越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中国社科院专家学者,以及国家科研院所的学者型领导等知名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前沿系统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聚焦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重视课程体系跨界性、理论研究前沿性、实践问题应用性。
3、现代经管研究方法:
系统学习并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完善知识结构和管理思想,全方位提升学员在专业研究领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4、理论联系实践研究:
不定期举办高端论坛与企业调研参访活动,还将根据学员的研究兴趣对接专业的学术导师开展实证研究与论文撰写工作,进一步促进学员的专业研究水平和解决实践问题的系统能力。
【学 制】两年,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两个阶段;
【学习时间】每月集中一个周末授课两天,寒暑假不上课;
【学习地点】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2号楼,经济研究所
【证书颁发】
学员修完全部课程且考核合格者,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统一编号)。
【学 费】
学费人民币148000 元/人,报名费800元。
含学费、拓展团建、开学(毕业)典礼、学术论坛、课间茶歇等活动经费等;
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