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第十六届“财金杯”课外学术论文竞赛启动仪式举行。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岳树民、党委副书记黄文彬、校团委学术部部长毕明阳以及校团委学术部副部长毛一丞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次启动仪式由财政金融学院团委书记任幸子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进行财政税收的基础理论、国家宏观财经政策以及现实中政府重大的政策制度调整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培养政府财政、税收、金融等宏观经济决策部门、管理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人才。
财政金融学院岳树民副院长介绍了上届课外学术论文竞赛的评审情况。他指出了在评审过程中发现的参赛作品诸多特点:一是论文涉及范围广泛,不仅涉及财政金融,还包括社会热点等各个方面;二是论文观点独特,彰显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三是专业知识与课题相结合,体现了同学们过硬的专业水平。同时他也指出了参赛作品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在选题上关注的问题过大、观点与论证脱节等。
黄文彬副书记在组织工作方面对第十五届“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论文大赛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在上一届学生课外学术论文大赛中,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收到67篇参赛作品,其中15篇被推荐到学校参评,有两篇作品荣获校“创新杯”特等奖。他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参与比赛的热情以及优异的比赛成绩,但他同时指出,很多落选的参赛作品其实可以加工成为很好的论文,同学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随后,第十六届“财金杯”课外学术论文竞赛正式启动。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岳树民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建议参加比赛的同学们对比赛予以足够的重视,不仅要在报名时积极参与,更要在调研过程中足够认真。不仅要选择切实具体的选题,更要考虑调研题目的可行性。不仅要注重学术规范,更要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真正深入社会进行调研。
仪式最后,校团委学术部副部长毛一丞以过去的参赛作品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论文大赛的比赛规则及相关注意事项,给了在座同学很多建议,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金杯”课外学术论文竞赛是由财政金融学院主办的一项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活动,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竞赛鼓励参赛同学将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地调研中去。大赛每年举办一届,迄今已举办十五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