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香港城市大学刘文印老师作了一场题为“网络身份安全”的讲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在职研究生、生物医学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学院同时承担二期“985工程”建设重点支持的“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基础结构关键技术”两个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任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网络身份是用于在网络中区分、认定某人(如手机号/微信号/userid)、某机构(如域名)或某个资源(如网址)的唯一性标识(ID/Identity)。网络身份安全包括准确验证身份及防止身份造假、假冒、欺诈、泄露、被盗等。报告人所在的网络身份安全实验室(WIS Lab -- Web Identity Security Laboratory)的主要工作包括假冒网站检测技术、反网络钓鱼(anti-phishing)和反网络身份欺诈的技术的研究和系统开发。报告中将详细阐述多项关键技术与系统。
刘文印现任职于广东工业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于1988年和1992年分别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留校任教。1995年赴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留学,1998年初获博士学位,1999年1月加入微软中国研究院任研究员,2002年1月加入香港城市大学电脑科学系,任助理教授及在职博士生导师,入选广东省第五批(2016年)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主持总额一亿元人民币的科研及产业化项目,研究领域包括机器视觉、文本挖掘、假冒网站检测、网络身份安全等,因在图形识别及反网络钓鱼欺诈等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于2010年入选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Fellow of IAPR--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attern Recognition),因在图形识别等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于2003年获国际模式识别学会颁发的文档分析与识别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奖(IAPR/ICDAR Outstanding Young Researcher Award)。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