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专业是信息工程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信息工程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五个本科专业。目前,学院下设计算机系、通信工程系、信息技术研究所、IT实训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部、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三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
一、学科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有虚拟现实、智能用电、嵌入式系统、网络安全等九个实验室、及智能信息处理等十个研究室,配备了价值1000余万元的实验设备,先后和多家企业合作,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
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已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完成科研和教改项目80余项,科研和教学成果获奖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5部,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登记20余项。
本学科以电力行业应用为背景,瞄准研究前沿与热点领域,承担各类课题项目,主要解决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方向
1.智能电网信息技术
2.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
3.大数据及智能信息处理
4.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5.计算机理论、模型及算法
四、课程设置
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必修环节、辅修课四个类别。
1、学位课
(1)公共基础课:政治理论课、第一外国语
(2)基础理论课
(3)专业基础课
2、选修课
3、必修环节
学术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活动(至少参加一次学术论坛)、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
4、辅修课
少数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辅修至少两门本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辅修课不计学分,应辅修而未辅修或者辅修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辅修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辅修课程可在研究生入学后两年内完成,由研究生所属学院统一安排。
要求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中的每门课程必须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英文译名、学时、学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上课方式、考核方式、必读书目及参考书目等。所有课程教学大纲需经院分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送研究生部培养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