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肖俊杰副教授获得国家基金研究计划资助、“血管稳态与重构的调控机制重大研究计划”是国家自然基金委开始实施的一项重大研究计划,该重大研究计划旨在通过对血管稳态与重构的机制中涉及的代谢、氧化应激、炎症、生物活性物质、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等问题的研究,深入探讨血管稳态维持及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揭示血管重构的本质,产生新的用于重大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干预策略和防治模式。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达了“血管稳态与重构的调控机制重大研究计划”立项通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肖俊杰副教授申报的《微小RNA-222在运动防治肺动脉高压所致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成功获得资助,填补了上海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该重大研究计划上的空白。
“微小RNA-222在运动防治肺动脉高压所致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主要基于肖俊杰副教授发现的运动相关的关键分子:微小RNA-222,以运动训练为手段,探索该分子在运动防治肺动脉高压所致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具体分子基础,有望为肺动脉高压所致肺血管重构乃至右心衰竭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肖俊杰副教授自进入上海大学工作以来,已经在Cell metabolism、Circulation、Theranostics等一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与美国哈佛大学Anthony Rosenzweig和Saumya Das教授保持长期的实质性合作,肖俊杰副教授是美国2015年基础心脏病年会组委会委员,也是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围术期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心脏研究学会(ISHR)中国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以及ISHR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也受邀成为《BMC Medicine》杂志(影响因子8分)编委、《Cell Transplant》杂志(影响因子3.427分)编委和《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杂志(影响因子1.649分)编委。
本次立项表明肖俊杰副教授负责的课题组在非编码RNA以及循环系统的研究工作已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课题组将继续在此领域踏实工作,努力积累,争取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添砖加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即可获得相关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