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7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西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承办的首届“驼铃与帆影”对话:“一带一路”背景下文旅产业的担当与使命研讨会”在敦煌市召开。来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敦煌市委市政府、华侨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和教育部旅游教指委委员、文化旅游行业代表及高校师生共计120多人线下参会,约2000人次在线参会。
开幕式上,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刘志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副校长邹统钎教授,敦煌市委副书记王金,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宏宇,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马庆致辞。
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卫民作了题为《中老铁路对国际旅游互联互通的价值与意义》的主旨报告;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张凌云以《丝路旅游: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载体》为题作报告;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长城文化经济带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本科教指委委员程瑞芳以《关于发展长城文化经济带的思考》为题作报告;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兼职教授罗兹柏以《甘肃旅游发展的价值与形象定位探讨》为题作报告;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旅游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沈涵作了题为《沉浸式文旅:文化创新与沉浸式科技的融合》的报告;暨南大学深圳校区党委书记、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教指委委员章牧以《海上丝路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思考》为题作报告;厦门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敏以《文旅融合 前景无限》为题作报告;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教指委委员史达以《冰上丝绸之路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为题作报告;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MTA教指委委员郭强以《文旅融合 推动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汇报;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MTA教指委委员谢朝武以《“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旅游产业合作:结构与路径》为题作报告。
专家们围绕“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背景下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文旅发展与旅游安全的理论与实践、“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旅游在职研究生等高等教育发展、“一带一路”校企产教融合发展五个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共同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文旅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紧密相关的问题,分享交流了文化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理念。
转自:西北师范大学新闻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