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方向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研究方向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年龄、职称、血缘结构合理的学术研究团队,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博士6名,为该方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另一方面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累计横向进账经费200余万元,通过接受企业委托,对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薪酬福利、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核与管理、激励体系、职业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促进了煤炭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取得显著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新一轮学科建设,山东工商学院在职研究生将聚焦于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冲突对组织内部人员行为的预测研究,主要聚焦于组织行为领域炙手可热的职场“冷”暴力、破坏型领导、组织沉默、反生产行为等负面组织行为研究;二是,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的获取、甄选、考核、劳动关系等,企业急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三是,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力市场建设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撑和就业促进效应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学术带头人:杜恒波,男,1980年3月出生,山东新泰人,副教授,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煤炭经济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2月至6月,在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修学习;2006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在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在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近几年,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多部,多次获得学校教学效果奖。在社会工作方面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学会会员、山东省应用统计学会理事、山东省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