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主办的中国社会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健康社会学:理论与实践”论坛,通过“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等30多所高校近400余名学者参与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研究阐释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特征、新挑战,进一步推进了健康社会学的话语体系、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实现健康社会学的知识生产与话语体系建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创造健康社会,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构建中国健康社会学学术共同体,促进健康社会学学科建设,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论坛开幕式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南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潘泽泉教授主持,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周晓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院郭星华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院长余成普教授、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许源源教授发表致辞并作主题发言。周晓虹教授认为健康问题与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因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真正使得人民更健康,就要把研究视野从生理学、生物学投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文化以及环境中去。郭星华教授从“健康与时代”主题切入,认为健康与社会结构紧密相关,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得到重视,健康社会学将发展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显学。余成普教授基于健康社会学与医学社会学的比较,对于健康社会学的应用分支与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许源源教授提出健康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与学院发展取向相契合,期待相关研究成果为健康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本次论坛共分为五个主题单元,共有27位学者围绕“人口健康、社会心理与健康行为”“整体健康观、国家健康管理行动与社会政策”“健康干预、健康管理与服务”“疾病预防、疾病体验与健康照护”五个议题进行汇报交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社会科学院及中南大学的15位专家学者,作为论坛主持人及评议人从现实性、规范性、创新性、应用性等方面研讨评析了主题单元发言。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170余篇,其中,68篇论文入选论文集,论文集共80余万字,涵盖了人口健康、社会心理与健康行为、国家健康管理行动与社会政策、健康管理与服务等多方面内容。
转自:中南大学新闻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