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莱布尼茨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国立大学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高等研究院语义分析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室副主任、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语文系外语教研室教授、语言学博士伊琳娜·卡拉布拉托娃院士应邀为黑龙江大学师生作了题为《数字人文:人文科学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讲座。副校长井立强出席活动,俄语学院院长孙超主持活动。
讲座开始前,井立强对卡拉布拉托娃院士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黑龙江大学一直重视与国外高校的学术交流,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建立高端中俄科研合作平台,促进中俄高校有关部门间积极合作,加强校际间互动交流,为中俄高校合作贡献力量。卡拉布拉托娃院士在数字人文、人工智能及语言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做出了杰出贡献,特聘请卡拉布拉托娃院士为黑龙江大学荣誉教授。
孙超介绍了卡拉布拉托娃院士及其主要学术成果。卡拉布拉托娃院士出版专著40余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学术兴趣涉及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民俗学、跨文化交际、民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称名学及计算语言学等诸多学科。
卡拉布拉托娃院士从数字社会人文学科发展前景的角度,对人文学科研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对人文学科专业即将消失的悲观预测是没有根据的,这种悲观预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大众。研究信息流对人们意识的影响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应用数学、人工智能、计算语言学及数字人文学科,在语言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及社会哲学等学科的交叉点上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
讲座结束后,孙超对卡拉布拉托娃院士所做的精彩报告致以诚挚谢意。在提问环节中,师生们围绕报告主题积极提问,卡拉布拉托娃院士细致地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
此次讲座为在职研究生开阔了学术视野,对于营造良好学术研究氛围、激发学术研究兴趣、提升学术研究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此次活动加强了黑龙江大学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于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