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研究所举办“语言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苏金智教授于作了题为“语言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的学术讲座。
苏金智教授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兴趣涉及赵元任研究,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与历史,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化,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法律,港澳台语言研究。已发表专著多部,其中独著3部,合著5部,主编(包括与人合作)10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民族语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曾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研究所举办“语言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讲座上,苏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贴近现实的案例,从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语言与国家关系理论、语言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关系、中国在语言传播中应树立的形象以及语言传播如何为国家服务五个方面,介绍了语言传播关于国家形象建设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政策含义。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研究所举办“语言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讲座上,苏教授首先强调了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国家形象关系到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各种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关系到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关系到公民在国际交往中的心理感受;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福祉。苏教授进而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在语言和国家形象关系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国外研究经历了语言转向、语言建构、语言表象力等若干阶段。国内研究侧重国家认同、国家语言发展战略、国家安全、国家地位及发展等领域。研究表明,外交语言、对外宣传、汉语国际传播、旅游语言、跨文化交际这些传播领域与国家形象关系非常密切。语言传播应通过以下方式为国家形象服务:使用正确、规范的语言文字;信道畅通、沟通度高;语言表达得体。
最后,苏教授总结道,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大体经历了话语霸权、没有话语权、话语权的逐渐获得和与世界共同分享话语权四个阶段。当前我国正走向第四个阶段,我们应抓住这个阶段的特点,通过语言传播构建美好国际形象。
苏教授的精彩演讲引起了在座者的共鸣,老师和同学们就“文化和谐论”等问题与苏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此次讲座提供了一个与语言传播领域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拓展了与会者在该领域的专业知识与视野。该讲座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在一片热烈掌声中取得了圆满成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