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指导下,由贵州省哲学学会、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州大学研究生院联合主办,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省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贵阳学院民族伦理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贵州省首届哲学硕博论坛在贵阳孔学堂召开。
论坛以“中国哲学传统与新时代”为主题,共收到参会论文120余篇,内容涉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化、中国传统哲学与当代文化思潮、哲学经典的诠释与理解、智能时代的哲学构建、百年变局与哲学的时代使命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心学传统等多方面论题。来自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学院等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20多位专家、青年学者与110余名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副校长漆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代表贵州大学就各位专家学者对贵州大学建校120周年、贵州大学哲学系建系50周年的祝贺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进步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他希望各位同学珍惜机会向专家们请教,不断提高哲学学术研究能力。
郝立新教授是贵大杰出校友,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帮助贵州哲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本次论坛的特邀嘉宾,他指出,本次贵州省首届哲学硕博论坛的举行是贵州几代哲学人的聚会,这种薪火相传的力量对哲学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希望青年学子们要树立信心,要有立志做大学问的志向,要有拼搏精神,多向师长请教,多跟同学交流,将学与思有机结合,不断地提高自己素养。作为贵大校友,他表达了对母校百廿华诞的深深祝福,为母校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表示由衷祝贺,祝愿母校继往开来,赓续辉煌。
论坛评选出优秀论文44篇,其中特等奖2名,一等奖7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1名。来自贵州大学的特等奖获得者陈漠博士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