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27国记者代表团在外交部中非新闻交流中心主任陈喆、广东省外事办公室新闻处处长陈家胜等人的陪同下来广州中医药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交流访问。校长王省良会见了代表团,国际交流合作处、宣传部及科技产业园等负责人陪同会见。
王省良向来宾介绍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在教学、科研、临床等方面的主要成就,重点介绍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抗疟团队在非洲科摩罗、马拉维以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开展抗疟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王省良表示,非洲各国与我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从坦赞铁路的援建到广州中医药大学援非抗疟项目的开展,充分证明了中非人民的友好交往历史。王省良提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非洲留学生毕业后,大多成为当地医药事业的骨干力量,如现任科中友协主席、WHO科摩罗国家办公室健康政策和健康体系的顾问穆萨就是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校友。
陈喆指出,中非新闻交流中心的职能主要是助力非洲各国了解中国,获得各省市发展的第一手资讯,为非洲记者团采访中国各省市提供帮助。此次是中非交流中心的第四期记者团,广州中医药大学是第四期记者团采访的第一站,记者团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访问了解有关青蒿素抗疟研究的进展情况,向非洲国家传播有关的最新消息。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邓长生博士向记者团介绍了目前在科摩罗、马拉维等地区的抗疟成果及其治疗原理,引起记者团的强烈关注。非洲27国记者踊跃举手发言,就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原理及其治疗措施等方面提出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座谈访问结束后,记者团参观了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浓厚的中医药学术氛围赞誉有加。
来自肯尼亚、马拉维和坦桑尼亚的三国记者还欣然接受了大型纪录片《悬壶岭南》摄制组的专访。《悬壶岭南》是今年省委宣传部和省中医药局的重点文化工程,共12集,今年底将在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凤凰卫视和香港卫视播出。广州中医药大学是主办单位之一,王省良校长是总策划人,复方青蒿素研究情况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赴非洲抗疟将是该片的重要拍摄内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