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涂卫群老师作了一场题为“普鲁斯特小说中和而不同的审美观”的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3个含自主设置博士授权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9个(含自主设置硕士授权点13个);还有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金融硕士、税务硕士和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等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在《追寻逝去的时光》中,在描写私家花园、室内布置、教堂建筑、虚构的和真实存在的艺术家的作品时,普鲁斯特每每嵌入来自其他文化的因素,这些作品表征了他本人所追求的“和而不同”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一方面得自普鲁斯特所生活的时代的艺术与精神氛围:和平、开放的“美好时代”崇尚兼容并蓄的审美风格,另一方面,得自小说家本人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加深的对生活与文艺创作的感悟:在不同群体、不同文化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和对立,对立首先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所实现的恰恰是会通不同文化、沟通人心的作用。
涂卫群,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巴黎三大、纽约布法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出版有专著《普鲁斯特评传》(1999)、《从普鲁斯特出发》(2001)、《眼光的交织:在曹雪芹与马塞尔•普鲁斯特之间》(2014);论文《百年普学》(2005)、《新中国60年普鲁斯特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2012)、《〈红楼梦〉与〈追寻逝去的时光〉中的爱情描写》(2012)等;译作[美]雷蒙•费德曼:《致相关者》(2000),译著[法]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2006);译文[奥]莱奥•斯皮策:《马塞尔•普鲁斯特的风格》(2009)、[法]娜塔丽•莫里亚克•戴耶:《普鲁斯特、普罗古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脱节的结尾》(2013)等。目前正从事普鲁斯特学术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