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2016年度理事会议,德方理事长、孔子学院总部荣誉理事拉碧士,德方理事代表、杜塞尔多夫大学医学史研究所所长方格豪,中方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中方理事、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孔子学院处处长张晓慧等出席会议,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邓晓菁、培高德列席会议。
北京外国语大学有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等重点学科。
彭龙表示,孔子学院是北外与杜塞尔多夫大学共同努力的结晶,双方的重视与呵护助力孔院取得优异的成绩,尤其感谢德方全体理事及院长的全情投入。北外的发展,尤其在跨学科、多语种方面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各国高校和各国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希望通过孔院平台,两所高校能够开展更加坦诚深入和互利双赢的合作。
拉碧士表示,中德双方的合作友谊非常深厚,杜塞尔多夫和北京已经分别成为中方和德方理事们的第二故乡。孔子学院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孔子学院总部、北外和杜塞尔多夫大学的共同支持,一定可以实现更大的发展。
理事会议对上一年度理事会议纪要、孔院的工作报告及孔院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审议和讨论,明确了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确立了需要跟进的具体工作。
根据规划和计划,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将在未来五年更深入地参与当地的高等教育、社会及精神文化、经济发展等领域,并在近期确定行动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配合中德青年交流年,开展中国文化巡演、庆典、展演等一系列庆祝活动。
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成立于2006年12月6日,由德国杜塞尔多夫市政府、杜塞尔多夫海涅•海因里希大学与我校合作建设。该孔子学院根据德国法律以公益性协会的形式注册,得到杜塞尔多夫市经贸促进局等机构的支持。十年来,孔子学院通过开展多种汉语课程,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已成为德国人民了解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窗口。外方院长曾于2012年获得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表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