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南京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4月7日至10日,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决赛顺利举办。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会长郝长江、秘书长辛晓,南京工业大学校长蒋军成、副校长邢卫红,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等8位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出席活动。校党委书记芮鸿岩会见了郝会长一行,对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给予我校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

开幕式上,郝长江会长致辞,他指出,数字化转型将是下一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学生不仅要具有多专业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习惯,还应具有操纵、维护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的能力,以及化工软件的使用、研发能力等,化工专业数字化素养的培养尤为关键。
蒋军成校长致欢迎辞,强调要以本次竞赛为契机,积极探索化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全国高校在智能化工和数字化工人才培养方面深度交流,持续深化科产教融合特色,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竞赛裁判长潘艳秋教授和陈唯业同学分别代表裁判和参赛学生宣誓。
闭幕式上,邢卫红副校长致辞,强调要以赛促教,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互融通,打通、拓宽人才成长通道,促进化工人才培养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方向迈进。国家教学名师管国锋对本次大赛进行专家点评。他认为,比赛内容既有工艺,又有控制,克服了传统化工类竞赛的不足,真正体现了跨学科交叉。希望后续能加强对赛事的宣传,吸引企业参与赛事的命题与培训,提高学生对真实工业过程的认识。
本次竞赛围绕“甲醇精制工段虚拟工厂”系统的研发,分别开展了数字建模、图形组态、操作验证的三项测试,着重展示动态控制和组态建模的实操能力。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了全国76所高校的70支本科生队伍和21支研究生队伍。经过提交作品,专家网评,最终共有60支队伍进入决赛。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本科生组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4支队伍获得特等奖;四川大学等8支队伍获得一等奖。在职研究生组南京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2支队伍获得特等奖;浙江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2支队伍获得一等奖。
本次竞赛从多学科交叉融合视角对化工过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将推动化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好实现“新工科”建设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 换一换
换一换
	
 换一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