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外交学院英语系下设的专业,英语系的研究生项目拥有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翻译专业(英语口译MTI)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外交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
一、 培养目标和要求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以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项目按照国家教育部对文科应用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并结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教学框架,确定其整体培养方案和具体的课程设置。本专业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按照外交学院的教训,对研究生实施政治思想、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培养,为国家部委或涉外部门培养和输送能够胜任各重大国际交往场合的口笔译工作,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
为此,对本专业研究生的要求如下: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具有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
3. 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
4. 具备较强的外交翻译实践能力。
5. 知识面广。
6. 掌握调研报告或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
7. 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
外交口译
三、学习年限 二年
四、学分要求
修满41学分,其中必修课25学分,选修课10学分,实习6学分。
五、 课程设置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由三大系列组成:
I.必修课
1. 公共必修课(5学分)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学分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3) 中国语言与文化 2学分
2. 专业必修课 (10学分)
1)翻译概论 2学分
2)国际时文翻译 4学分
3)交替传译基础 4学分
3. 口译在职研究生方向必修课 (10学分)
高级口译专题(外交)2学分
高级口译专题(文化)2学分
高级口译专题(经贸)2学分
同声传译实践 2学分
高级英汉视译 2学分
II. 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限定选修课)2学分
口译听力 2学分
口译工作坊 2学分
英国文学 2学分
美国文学 2学分
话语分析 2学分
中西文化对比 2学分
国际政治与经济 2学分
中国国情讨论 2学分
美国外交政策 2学分
外交与法律 2学分
III. 实习
模拟会议传译 4学分
校内外翻译实践 2学分
六、 教学与培养方式
1. 课堂教学
采用互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现场翻译、专家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
2.导师制
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共同指导。
七、 学位论文与答辩
学位论文采取实习报告形式。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习,并就实习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8000字的实习报告。
1、具体要求:
符合以下要求的硕士研究生方可提交实习报告:
各门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各方向规定的学分;
通过学院综合考试或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二级);
符合学院学籍及其它相关管理规定;
已按要求交纳学费和其他费用。
2、 学生应在第四学期初(4月)提交实习报告,学院将组织“专家评审小组”进行评审,每份实习报告均由两位专家进行评阅;评阅通过后,学院将组织答辩。
3、 通过评审、答辩的研究生,经院学位委员会表决后,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