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Paul Zarembka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作了题为“马克思资本积累(Marx and Accumulation of Capital)”的报告。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哲学院系之一,积累了丰厚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在全国各类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评估中名列前茅。
在武汉大学举办的此次报告中,Paul Zarembka教授通过版本学研究的方法考证了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发现马克思的《资本论》运用了演绎逻辑的方法,而非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同时,Paul教授详细梳理了马克思从1844年到1867年期间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阐明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概念的由来,即从最初在亚当•斯密和大为•李嘉图的范式下理解“资本积累”,到随后的“价值”、“劳动力”、“抽象劳动”等概念的提出,直至1867年《资本论》的发表,最终马克思认为劳动本身是不能被生产和销售的,资本积累的实现借助的是劳动力的积累。不过,Paul教授指出,马克思并未解答资本积累何以实现的问题,这对于后世就成为一个未完成的开放式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列宁和罗莎•卢森堡都曾试图提出过解答,而这两种解答也分别代表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者们的两个不同路径。最后,Paul教授认为,列宁仍是在斯密和李嘉图的范式下研究资本积累问题,实质上导致了一种马克思思想的倒退;而卢森堡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与剩余价值及资本积累之间的内在关系,真正推动了资本积累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随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何萍教授对Paul教授的报告作了点评,她认为Paul教授的报告为我们研读《资本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从资本积累何以实现的角度为切入点来研读;同时,她指出随着20世纪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后,我们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应将问题的核心立足于资本积累问题,我们应在现代问题的范式下来展开学术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