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与文化传承方向(同等学力申博)高级课程班项目立足时代发展趋势,全程配置博士生导师,旨在帮助学员突破对网络文学的认知局限,系统把握网络文学发展规律,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探索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如何让网络文学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项目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文学作为新兴的文学形式应运而生。目前网络文学创作量远超已传统文学作品,成为当代民众重要的文化消费方式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引导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以及如何在网络时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专业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是在新时代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相关专业深度融合,整合语用系而建成的本、硕、博一体化教学单位。
文学院的专业建设以“全学科、多语言、大文学、深融合、有特色、高水平”为总要求,按照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分类布局、协调推进的原则进行。总体上形成“一个一级学科、三个大型方阵、五个专业集群”建设布局。“一个一级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三个大型方阵”是文学学科为主体、语言学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两翼,一体建设,协调发展。“五个专业集群”是文艺学与文学阐释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学、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办学特色】
1、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国家智库专家授课: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享有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员和教授授课,聘请自其他高校、部委机关和相关行业的知名教授、学者型领导和行业研究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独具特色的课程结构:
课程设计以博士生课程方案为本源,在确保科学性与学术性的基础上,以专题化授课为主,融合案例教学,突出实用性、新颖性与前沿性。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已有知识结构。
3、内容丰富的学习安排,重视对学员能力的培养:
除课堂授课外,还将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安排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为学员提供参加课题研究或学术活动的机会。
【招生对象】
1、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进修学习意愿强烈,能坚持在职学习;
3、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境外获得的学位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名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位学历认证书”复印件);
4、在机关部门或公共机构从事写作创作、文化传播相关工作者;
5、从事文艺相关研究的科研单位及高等教育者;
6、文化艺术、写作出版等领域相关公司的高级管理者。
【研究方向】
01 网络文学与大众传媒 | 02 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 |
03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学 | 04 新媒介写作实践 |
05 数字技术与文学创作 | 06 网络文学IP与新媒体创作 |
07 创意写作与文化传承 | 08 影视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 |
0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 10 中国文化与哲学 |
【课程设置】
公共课程: | |
01 习近平文化思想概论 | 02 互联网与文化传播 |
专业基础课程: | |
01 网络文学概论 | 02 网络文学创作方法 |
03 媒介文化研究 | 04 中国文化史 |
05 创意写作 | 0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与传播 |
07 跨媒介叙事 | 08 中国文学概论 |
09 网络文学产业与运营实务 | |
选修课程: | |
网络文学模块: | |
01 网络文学前沿问题研究 | 02 网络文学的传播 |
03 网络文学创作专题 | 04 影视文学创作专题 |
05 网络文学IP开发与运营 | |
传统文化模块: | |
01 汉语语言的民族特性 | 02 中国诗歌经典与诗学 |
03 中国古代元典文化 | 04 中华人文精神与艺术境界 |
0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修养 | 06 民间文艺经典 |
07 中国古代散文传统 | 08 中国叙事传统 |
新媒体传播模块: | |
01 数字文化与新媒体语言 | 02 新媒体运营与内容策划 |
03 数字技术与文学创作 |
注意:实际开课课程根据培养方案和学员需求适度调整;
【培训周期】两年(课程学习+论文撰写);
【授课形式】每个月计划授课1次,每次集中周末2天。寒暑假及法定假假日不授课。
【学习地点】北京;
【颁发证书】
学员完成培训计划,经考核合格,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颁发统一编号的结业证书(钢印、红印、校长印)。
【学 费】人民币128000元,含学费、课程考试费、结业论文指导费和结业费等。交通,食宿费自理。
【项目性质】本项目在性质上属非学历教育,采取申请考核制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