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方向(同等学力申博)高级课程班项目立足时代发展趋势,全程配置博士生导师,旨在打造具备深厚人文素养、精通现代传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在网络空间中准确把握舆论导向,有效传播主流价值观念,促进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成为新时代文艺批评领域的中坚力量。
【项目背景】
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专业高级课程班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联合相关研究机构开设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本课程班秉承关于新时代育人的重要思想,坚持“全社会”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学员的家国情怀和文艺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本课程班汇聚多领域专家学者,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系统的现代写作理论学习、网络传播原理解析,结合实战演练、案例分析等多元化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学员的研究能力、内容创作水平、数据分析素养及跨文化传播技能。
【专业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是在新时代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相关专业深度融合,整合语用系而建成的本、硕、博一体化教学单位。
文学院的专业建设以“全学科、多语言、大文学、深融合、有特色、高水平”为总要求,按照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分类布局、协调推进的原则进行。总体上形成“一个一级学科、三个大型方阵、五个专业集群”建设布局。“一个一级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三个大型方阵”是文学学科为主体、语言学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两翼,一体建设,协调发展。“五个专业集群”是文艺学与文学阐释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学、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办学特色】
1、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国家智库专家授课: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享有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员和教授授课,聘请自其他高校、部委机关和相关行业的知名教授、学者型领导和行业研究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独具特色的课程结构:
课程设计以博士生课程方案为本源,在确保科学性与学术性的基础上,以专题化授课为主,融合案例教学,突出实用性、新颖性与前沿性。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已有知识结构。
3、内容丰富的学习安排,重视对学员能力的培养:
除课堂授课外,还将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安排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为学员提供参加课题研究或学术活动的机会。
【研究方向】
01 文艺学与文艺创作 | 02 媒介文化与创意产业 |
03 数智时代下的文艺批评 | 04 影视文化与影视艺术 |
05 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 | 06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研究 |
0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08 文艺美学与文化艺术 |
09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10 古典哲学与文艺美学 |
【招生对象】
1、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进修学习意愿强烈,能坚持在职学习;
3、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境外获得的学位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名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位学历认证书”复印件);
4、在机关部门或公共机构从事写作创作、文化传播相关工作者;
5、从事文艺相关研究的科研单位及高等教育者;
6、文化艺术、写作出版等领域相关公司的高级管理者。
【课程设置】
公共课程: | |
01 文艺与文化研究方法论 | 02 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
专业基础课程: | |
01 文艺批评写作实务 | 02 美学原理 |
03 中国现当代文艺 | 04 当代文化研究 |
05 中国古典文艺精神 | 06 比较文学理论 |
07 马克思主义文论 | 08 西方文艺理论 |
09 数字智能时代的文艺批评 | 10 民间文艺传承与保护 |
11 新媒体批评方法与实践 | |
专业选修课程: | |
理论研究模块: | |
01 文艺创作理论 | 02 西方文艺与西方美学 |
03 中国文化与中国诗学 | 04 文章学与文体学 |
05 中国现当代学术文化思潮 | 06 语言文化与逻辑 |
批评实践模块: | |
01 文学批评及文艺传播 | 02 小说批评方法 |
03 影视文学与影视美学 | 04 现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 |
05 新语言现象研究 | 06 网络文艺批评专题 |
文化研究模块: | |
01 中外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 02 民族文化与共同体建设 |
03 大众文艺与流行文化 | 04 戏剧艺术研究 |
05 口头传统与叙事 | 06 媒介文化与创意产业 |
注意:实际开课课程根据培养方案和学员需求适度调整;
【培训周期】两年(课程学习+论文撰写);
【授课形式】每个月计划授课1次,每次集中周末2天。寒暑假及法定假假日不授课。
【学习地点】北京;
【颁发证书】完成培训计划,考核合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颁发统一编号的结业证书(钢印红印校长印)。
【学 费】人民币128000元,含学费、课程考试费、结业论文指导费和结业费等。交通,食宿费自理。
【项目性质】本项目在性质上属非学历教育,采取申请考核制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