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刘震云教授在第47届开罗国际书展上被埃及文化部授予“埃及文化最高荣誉奖”,以表彰他的作品在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刘震云,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茅盾文学奖得主。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等;全面培养“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并招收“电影学”、“戏剧戏曲学”硕士生和“汉语国际教育”、“艺术硕士(电影学)”、“艺术硕士(戏剧戏曲学)”专业学位硕士生。
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埃及文化部设立的“埃及文化最高荣誉奖”,兹在表彰对埃及文学及阿拉伯文学带来滋养的其他语种的作家。
刘震云教授的《塔铺》《手机》《一句顶一万句》等作品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后,在埃及和阿拉伯语世界拥有众多读者,在知识界也影响巨大。他的作品分别被埃及、黎巴嫩、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等阿拉伯语国家同时出版,这对于中国作家也是第一次。据悉,他的《我不是潘金莲》《我叫刘跃进》等作品,会被更多的阿拉伯语国家同时出版。
埃及文化部的颁奖词说:“刘震云以深邃的思想和幽默的方式,呈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被人们忽略的灵魂对话,为表彰其作品的独创性及在埃及和阿拉伯语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特授此奖。”
刘震云教授在答辞中说,他能获得该奖,首先应感谢他作品的阿拉伯语译者艾哈迈德·赛伊德、哈赛宁·法恩、迈·沙和诺、纳加·阿卜杜勒拉蒂夫,是他们把他的作品带到了埃及和阿拉伯世界。
刘震云教授说,获奖对作者是一种鼓励,其实更重要的,是他随着这些作品,来到了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走的地方越多,知道自己知道的越少。作者之所以创作,也是想通过创作,对世界知道得多一些。如果说有“滋养”的话,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作者才是最大的滋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即可获得相关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