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硕士MFA非全日制研究生为适应当今社会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写作人才、艺术产业管理和策划展示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培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广阔的专业视野、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一、招生要求:
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非应届生),可跨专业报考。
2、在文化、出版、新闻、艺术等相关领域工作,或对创意写作、艺术产业管理和策展实务具有深厚兴趣、有志提升综合素质者。
二、专业方向:
1、创意写作方向:
同济大学 MFA 创意写作方向硕士依托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深厚的文学创作传统。百余年来,同济园里不乏诗人与作家的身影,他们或在此求学,或在此任教,络绎不绝。如著名诗人与“散步美学家”宗白华、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战国策”派戏剧家陈铨、“象征派”诗人穆木天、曾翻译出裴多菲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殷夫、写出“红色经典”《红岩》的杨益言等。而先锋派作家马原、小说家张生均曾出任中文系主任。同时,现在本系任教的教师中,尚有多位从事小说、散文及诗歌创作,如张生、张闳、朱大可、万燕、刘强、汤惟杰、胡桑等。我系还聘著名评论家、鲁迅文学奖获奖者程德培先生与著名编辑家、《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先生为兼职教授。如此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一流的师资队伍,可以为学生们带来综合性的视野,提升其独具个性的创作才能。
2、艺术产业管理和策展实务方向:
同济大学 MFA 艺术产业管理和策展实务方向硕士依托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深厚的人文底蕴及文化实践基础,采用实践为体、理论为用的培养模式。学生既要学习文化创意、艺术产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文化投融资的基本方法,又要通过多方面、高强度的实战训练,掌握艺术创意、策划、运作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并运用营销与传播媒介,充分发挥创意的效能。人文学院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合理,立足于上海丰富的教学实践基地,为满足艺术硕士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置:
1、创意写作方向:
突出实际应用写作能力,围绕汉语写作能力、中西方文学史与中西文学理论以及各种文类(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写作技巧的培养,形成以实践训练为重点、文化理论素养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涵盖创意写作实践、文学理论、文学史、语言学、修辞学等各类课程。
2、艺术产业管理和策展实务方向:
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艺术产业管理和策展实务方向的知识结构,形成以实践训练为重点、理论素养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涵盖西方美学专题、艺术史专题、艺术产业调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分析、展示理论与策划实务、当代传播理论与实践等各类课程。
四、考试科目:
1、创意写作方向:
01 思想政治理论
02 英语二
03 文学写作(无指定参考书)
04 文学概论(参考书: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2、艺术产业管理和策展实务方向:
01 思想政治理论
02 英语二
03 文案写作(无指定参考书)
04 艺术概论(参考书: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最新版。)
五、学习方式
两年,学习有效时间最多不超过四年。
为非全日制的在职研究生学习。
六、学历与学位
在规定年限内,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经批准,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并授予艺术硕士学位证书。
联系老师:刘老师
咨询电话:400-037-0535 13366793261
周末上课,每月1次(2天)课程学习;
设有周末假期面授与网络远程班。首经贸在职研究生目前是可以选择网络班学习的,详情可以详询院校确定。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获得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者,硕士或博士学位,相关行业背景人员可免试入学。
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申硕考试,通过申硕考试完成论文答辩后可以授予硕士学位。申硕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分别通过这两科达到及格线才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南)美学专业(环境艺术与美学方向)课程班属于同等学力申硕美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郑州在职研究生上课时间是:周末上课,每月1次(2天)课程学习;另外开放网络课程平台,方便灵活重复学。也就是说郑州在职研究生可以上网络课程,具体的安排考生可以详询院校确定。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旨在提高本人专业素质和学历层次的社会人士均可报名参加。
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申硕考试,通过申硕考试完成论文答辩后可以授予硕士学位。
申硕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分别通过这两科达到及格线才行。
社科院在职研究生学习方式是:
1)周末班:隔周周末(周六、日)上课;
2)全国网络+面授班:平时网络授课和面授学习自由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