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郭柏灵院士作了题为“欧拉方程”的讲座,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穆春来教授主持了此次报告会,数统学院其他教师和研究生聆听了郭院士的讲座。 此次讲座,郭院士以“欧拉方程”为题,从数学家欧拉生平讲起,然后讲到不可压缩理想流体的欧拉方程的四大特征,包括Onsager猜想等,介绍了欧拉方程一些最新的研究结果,最后郭院士介绍了关于欧拉方程的几个非常重要的公开问题,包括长时间无粘性极限的统计特征问题,Prandtl附面层数学理论问题以及三维欧拉方程的唯一性问题等重大的公开问题。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目前设有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计与精算系,分别负责三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的建设与人才培养。
报告结束时还鼓励广大师生要做好的数学问题,解决有意义的数学公开问题。 郭院士学识渊博,报告深入浅出,见解先进独到,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都表示这场讲座令他们受益匪浅,他们从郭院士身上体会到了数学家的魅力,也体会到了数学的美丽和做数学研究的乐趣。
郭柏灵院士简介: 郭柏灵,数学家,1936年10月出生,福建龙岩人,汉族,中共党员,计算数学专家。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历任助教、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现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数学专家组评委。200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物理学部院士。在非线性发展方程方面,对力学及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方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Landau-Lifshitz方程、Benjamin-Ono方程等非线性发展方程的大初值的整体可解性、解的唯一性、正则性、渐近行为以及爆破现象等,给出了系统而深刻的数学理论。在无穷维动力系统方面,成功地研究了一批重要的无穷维动力系统,给出了有关整体吸引子、惯性流形和近似惯性流形的存在性和分形维数精细估计等理论,提出了一种证明强紧吸引子的新方法,并利用离散化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展示了吸引子的结构和图象。 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十余部。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和三等奖(个人)。1994年、1998年两次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以及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重大奖项。曾任数学会理事(1988-1995),现为北京市数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96-),并担任《偏微分方程》、《计算数学》、《数学研究》、《北京数学》等杂志的编委、副主编等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