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王西琴教授,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具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在职学习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两个本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村发展、可持续发展管理、食品科学、食品安全管理七个相关证书点,一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村发展、林业经济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管理五个博士学位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王西琴教授简介如下:
一、个人基本情况
王西琴,女,民盟,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博士后出站。2002年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2002年受聘副教授岗位,2012年1月破格晋升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2013年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管理与环境经济教学与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等30余项课题,是中澳合作“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全球环境基金“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等项目专家。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Water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在国内《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自然资源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教育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
多项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应用。完成农业部软科学课题《现代农业水资源利用战略研究》,研究成果刊登于《农村经济文稿》(2012),作为农业部的内部参考依据,同时该成果被农业部提交全国人大的《现代农业与粮食安全》咨询报告采纳。是《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报告》(中英文)的主要撰写者,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成为水利部水资源管理的新的突破,推动了我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出台。完成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其主要成果被《常州市生态文明规划》采纳应用。完成的国家“十一五”课题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项目,提出了经济社会系统对环境压力的预警模型,为我国环境优化保护经济增长提供了依据。完成了多个生态市、生态示范区以及生态创模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其研究成果被直接应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研究及工作领域
长期从事资源管理与环境经济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涉及的领域包括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政策、生态规划等。教学工作涉及农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讲授课程主要有:自然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城市生态学、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等。
主要社会兼职
1.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2004-
2.国家自然基金涵审专家:地球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水利科学与工程)
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二十一世纪城市规划、管理和发展项目”,咨询专家,2008
4.中国工院重大咨询项目“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咨询专家,2007
5.澳大利国际发展署(AusAID)“中澳合作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咨询专家,2007-2011
6.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西藏自治区生态补偿研究”,咨询专家,2009
7.国际水资源中心(IWC)“中国和澳大利亚环境发展项目(ACEDP)”,咨询专家,2010-2012
8.《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自然资源学报》、《环境科学学报》、《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等10余种期刊的评审专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即可获得相关证书。
详情>
换一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