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破产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向东老师应邀做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前沿系列讲座,发表了题为“法治视野下的增值税改革”的精彩演讲。本期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在职学习胡瑜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财金学院的数十位在职学习聆听了本次讲座。
向东,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94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相关证书;1997年7月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经济学相关证书;1999年5月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MBA学位;2010年1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
中国人民大学有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统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档案管理、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相关证书授权点。
向东老师从增值税的起源讲起,以经济学、法学两种不同的视角对增值税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向老师指出良税是公平的、中性的,最好的增值税应具备单一市场、单一税制、单一效率的特点,但人们很少思考良税是谁的良税。向东老师认为税收来源于市场也应回归市场,对增值税的分析离不开市场这一要素。因此向东老师运用经济学公式和模型,结合资本、国家政权、市场、消费、商品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增值税的产生、发展、特性以及增值税在国家财政中的作用,并对之前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回应,指出良税是资本的良税,完全契合资本的需要。向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化了大家对增值税的认识,引导大家更深层次地看待增值税改革这一热点话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即可获得相关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