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在郑州市顺利举行。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于鹏教授、MPA教育中心副主任宋魏巍副教授带队赴现场参加决赛,行政管理系副主任耿云副教授受邀担任大赛院校评委。经过层层选拔和现场激烈角逐,中央财经大学2支队伍在本届大赛中晋级100强,1支队伍晋级32强,荣获全国二、三等奖、最佳案例奖、最佳指导教师奖等多个奖项。
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十大主题赛事之一,也是我国公共管理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研究生竞赛平台。大赛旨在引导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关注我国公共管理实际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案例采编及分析辩论等比赛过程,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提高运用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MPA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与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紧密结合。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211所院校的2110支队伍参与,参赛师生共11666名。自2021年10月大赛启动以来,政府管理学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精心筹备,经过动员选拔、重点培养、集体指导、赛前培训,培育精品案例和优质队伍参加比赛。
本届大赛包括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经过初赛匿名评审,中央财经大学2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全国100强,其中1支队伍经第二轮专家匿名评审晋级32强并进入决赛。决赛包括现场案例展示、对手案例分析、自由辩论等环节,重点考察参赛队员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由宋魏巍副教授、于鹏教授指导的“墩墩飞跃冰雪”队荣获最佳案例奖、总决赛二等奖,案例以《“封闭”与“开放”何以兼容?——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会志愿者闭环管理运行之策》为题,宋魏巍副教授、于鹏教授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奖。由于鹏教授、耿云副教授指导的“好事一庄”队荣获总决赛三等奖,案例以《“好事一庄”变“好事N桩”?——党建引领聚合力,解锁二里庄社区治理共同体幸福密码》为题。
案例大赛是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更是展现学科综合实力的重要平台。政府管理学院积极鼓励研究生扎根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案例,通过参加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积极展示师生团队的学术成果与精神风貌,已连续三年晋级全国32强,连续两年获最佳案例奖和最佳指导教师奖。未来政府管理学院将持续打造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精品工程,引导师生聚焦社会现实,强化问题意识,研究顺应时代潮流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前沿的新理念、新做法与新经验,提高研究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全面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式提升。
转自: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