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杨敏教授,外国语学院下设7个系/教学部:英语系、俄语系、日语系、德语系、法语系以及大学英语教学部、在职学习英语教学部,承担外语专业本科生、在职学习的培养工作和全校所有院系的公共外语教学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杨敏教授简介如下:
教育背景:
语言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2005);
英语语言与文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1997);
英语语言与文学学士(吉林大学,1992)
出国访学、进修经历:
英国Reading大学访问学者(2001),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在职学习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10)。
兼任职务
全国语篇分析学会理事;全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学会会员
研究专长
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体学
主要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2012):“话语符号历史模态重构当代中国国家认同”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主持人(2015):“Ruth Wodak政治语篇分析的学术思想研究”
代表性成果
专著:
1.《话语的社会性与政治性阐释》,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2.《爱国主义语境的话语重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
3.《法律语篇权力意志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多维角度透视当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论文:
1.“态度资源、身份认同、权力资本与‘超个人话语’的建构”,《当代修辞学》2014.2。
2.“以宽广视野看待语言规划”,《人民日报(理论版)》 2014.01.28。
3.“话语意义历史理论重构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外语学刊》,2013.5。
4.“孔子学院与塞万提斯学院之比较——中国文化的现代意识与西班牙文化的后殖民主义”,《当代外语研究》2012.3
5.“系统功能视域下的法律英语翻译”,《外语研究》,2012.2。
6.“穿越语言的透明性——关于《动物农场》中语言与权力之间关系的阐释”,《外国文学习究》,2011.6。
7.“中外语篇分析学者对话的机缘与问题”,《当代修辞学》(原《修辞学习》)。2011.3.
8.“西方政治语篇分析的语用学视角”,《中国外语》2011.2。
9.“2009年度《语言与政治期刊述评》”,《外国语》,2010.9。
10.“西方政治语篇的社会语言学视角”,《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2010.9。
11.“立法语篇人际功能的权力意志剖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
12.“立法语篇文化语境权力意志剖析”,《修辞学习》,2007.2。
13.“立法语篇的逻辑功能的权力剖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14.“法律语篇权力意志剖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15.“阅读教学中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的尝试性应用”,《外语界》,2004.2
16.“语篇分析的不同策略及其各种方法”,《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11。
17.“试论语篇分析的点滴哲学渊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
18.“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19.“外语课堂研究”,《外语教学》,2001.11。
20.“听力理解与应用写作综合测试的初步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
21.“语言与文化相结合提高大学英语素质教学”,《外语教学与翻译》,2005.11。
22.“处于前科学阶段的语篇分析目前在海内外的进展”,《外语论坛论文集》,2003.12。
23.“在个性化教学空间中,技巧性地引导学生自学”,《外语教学思辨和试验论文集》,2003.3
24.“中国入世后,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外国语言文学与教学习究论文集》,2003.2。
25.“外语课堂导入文化研究”,《大学外语教学习究》,2001.12。
26.“提高语言学习的自治能力”,《江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8。
27.“开展理论学习与教学习究,走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学路子”,《大学外语教学习究》,2000.5。
28.“迁移路上的血泪与升华”,《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1999.12。
29.“世纪回眸:中国英语教学百年史观”,《江苏外语教学习究》,1999.5。
30.“大学英语考试改革的一项题型试验研究”,《大学外语教学习究》,1998.12。
31.“迁移与变异----解析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煤炭高等教育》,1997.12
32.“外语教学中美学应用的尝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增刊),199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即可获得相关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