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丁建臣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金融学院拥有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和投资学三个专业,在本科层次设立CFA和FRM等特色专业方向,形成了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金融学科群,并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完备的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丁建臣教授简介如下:
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
1991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财政学、金融学、公共政策
主要教学课程:
金融监管理论与政策、财政学、货币银行学
主要学术成果:
1.《银行压力测试: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上海金融》,2013年第8期。
2.《非法集资与金融制度刍议》,《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11期。
3.《突破农村金融压抑壁垒的本土策略》,《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第7期。
4.《强化金融理财服务监管任重道远》,《中国信息报》,2010年第8期。
5.《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银行家》,《国际融资》,2008年第6期。
6.《后WTO时代银行监管的新思维》,《银行家》,2007年第5期。
7.《高房价彰显中国人力资源贬值》,《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第8期。
8.《中国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分析》,《中国经济》日文版(财团法人),2005年第2期。
9.《试论中国财政赤字的内生性》,《财贸经济》,1999年第7期。
10.《论掌握现代金融科学的通俗方法》,《金融科学》,1996年第2期。
11.《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信用膨胀》,《金融研究》,1992年第5期。
12.《论企业行为与财政赤字的关系》,《求是学刊》, 1991年第6期。
13.《中国财政赤字分析》,《财政研究》,1990年第2期。
14.《论农业金融在日本经济中的历史地位》,《日本研究》,1989年第3期。
15.《强化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论当前发展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几个问题》,《金融研究》,1988年第11期。
16.《美、日个人消费信用的特点及其启迪》,《国际金融研究》,1987年第3期。
主要著作与书籍:
1.专著《财政赤字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
2.主编《金融监管案例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11月。
3.主编《金融监管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4.主编《房地产企业融资新解》,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2月。
5.主编《财务公司经营与管理》(教育部推荐面向21世纪现代金融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6.主编《信托投资公司经营与管理》(教育部推荐面向21世纪现代金融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7.主编《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经营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培训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主要课题:
1. 主持“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013年立项。
2. 主持“破解银行监管困局的本土策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11月立项。
3. 主持“日本市场资产管理业务研究”,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立项。
4. 参与“中国财政赤字研究”,中国社科基金,1988年立项。
学术与社会兼职:
中国人民银行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客座教授
日中经济发展中心理事
获得荣誉:
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99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
换一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