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技术加持和深度学习的进步,人工智能模型不断升级与迭代,迅速融入到翻译领域,译者与计算机的协同互动,已成为当代翻译实践活动的常态。在这一背景下,上海财经大学成功举办了“数智时代MTI翻译教学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挑战暨第四届财经翻译研究生论坛”。
论坛围绕“语言的智能革命——人机互动翻译的探索之旅”“数智赋能翻译教学的几点思考”“AI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同学们畅所欲言,深入探讨了数智时代翻译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翻译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论坛开幕式上,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向与会专家学者、同仁,以及研究生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提到,在大数据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积极地拥抱科技变革,创新教育理念,适应数字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指出上海财经大学立足新时代,践行人工智能与研究生学位建设结合,提出AI+“助教助学助研”,依托经济学、金融学等财经学科优势,积极创新制定质量提升方案。
在随后的主题演讲环节,各大高校专家学者、行业专家和科技企业代表围绕数智时代翻译教学的创新实践、翻译技术的最新进展、财经翻译人才的培养路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他们分享了各自在MTI翻译教学、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见解,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思考。
上海财经大学本次研讨会对于重构MTI专业学位课程建设、提升数智赋能翻译教学质量、创新高端财经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意义。面对数智时代带来的战略机遇与挑战,本届论坛既有来自专家学者对翻译教学、人才培养、数智技术应用等方面发表的深刻洞见,又有研究生同学对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翻译实践发出的雏凤清音,真正实现了一种教学相长,师生共同体精神,为数智时代翻译教育提质增效,创新AI时代人才培育模式提供了新路径、新范式、新思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