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在职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有下设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培养具有良好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全面掌握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适应社会发展与公共卫生事业需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健、卫生检疫、卫生行政等机构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一、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研究领域:环境与职业有害因素的健康效应、作用机制和防控。
2、特色与优势:(1)环境污染健康效应与干预。通过环境科学、流行病学、模式动物和靶细胞模型系统研究环境污染物源解析、暴露评估、健康效应、机制和干预;(2)通过职业流行病学、毒理学和组学研究,探讨煤炭与化工业职业危害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防治措施;(3)利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探讨纳米材料生态演变规律及不同阶段产物对机体以及后代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
1、研究领域:慢性病、职业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
2、特色与优势:(1)建立农村自然人群队列,探讨环境污染、生活行为方式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2)建立煤炭企业职工职业病及慢性病队列,研究职业病及慢性病的发病规律及未来发病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3)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病因及流行规律、生物标志物、预防控制策略,研制疫苗,评价干预效果。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研究领域:营养与神经精神疾病,食品污染物的健康损害及营养干预,功能食品研发。
2、特色与优势:(1)通过临床流行病学、代谢组学等方法,阐明神经精神疾病代谢特征,寻找营养防治新靶点;(2)通过毒理学实验研究,揭示食物中重金属、二噁英和和农药残留等对人体肝、肾、生殖功能等的损害机制,以及壳聚糖、山药多糖等对人体健康的营养保护作用及机制;(3)针对不同人群营养代谢特点和营养需求特征,开发维持和促进特定人群健康的功能食品。
四、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研究领域:儿童和妇女不同时期健康问题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生长发育及影响因素、学生常见病预防、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儿童营养、青少年心理卫生等。
2、特色与优势:(1)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影响因素,重点研究生长发育规律、遗传和环境影响因素、青春期调控机制等;(2)儿童青少年疾病预防与控制,主要研究学生常见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与控制、性病和艾滋病预防教育、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学校卫生标准制定等;(3)妇幼保健和生殖健康研究,重点研究出生缺陷发生的病因、机制和预防,以及膳食/营养与妇女儿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
五、卫生毒理学
1、研究领域:心脏毒性的计算评估和机制研究;环境因素致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抗氧化干预效果评价;环境污染物的生殖及发育毒性研究。
2、特色与优势:瞄准国际发展前沿,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将替代毒理学和实验毒理学研究紧密结合,注重基础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经过多年学科建设与积累,逐步建立了计算毒理学、环境毒理学、遗传毒理学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发展方向,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与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