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包括新闻传媒的发展历史、新闻学基础理论、基本的传播学理论和传媒经济学基础理论四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传媒的发展历史
要求考生了解人类经历的几种传播形态;世界范围内现代新闻传媒诞生和发展的大体历史;英国、美国的新闻传媒大体的发展历史,以及对世界同行业发展的影响;19世纪至今中国现代新闻传媒的大体发展历史。
一、信息传播和新闻传媒的历史沿革
口语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数字多媒体传播
现代新闻传媒业产生的条件
西方报纸发展的三个时期
世界主要通讯社
世界十大报纸
世界主要广播电视公司(BBC/ NBC/ CBS/ 美ABC/ FOX/ CNN/ NHK/ 澳ABC)
二、英国、美国的传媒史
《牛津公报》、《泰晤士报》的简单历史及在世界报业史中的地位、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体制对世界的影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5.19世纪末美国“黄色新闻潮”的发生和退潮、1996年美国新电信法,及该法对世界传媒集团兼并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从英国、美国开始的大众化传媒时代
三、中国的传媒史
关于邸报的简单叙述
19世纪上半叶西方报刊在中国的简单情况
解放前的三大民营商业报纸
1949年前中国的四大传媒
1949年前中国的代表性传媒
改革开放前的传媒体系
改革开放后传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发展
第二部分:新闻学基础理论
要求考生了解新闻学的一些基本理念,认识传媒的基本职能,以及拥有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法治的意识。
新闻与宣传的异同、新闻价值、新闻真实、作为职业理念的和作为操作方法的新闻客观性原则、
传媒的社会功能(守望与预警/社会协调/传承与教化/娱乐)
各种传媒的传播特征(报纸/广播/电视/数字技术与新媒体)
舆论以及舆论导向、传媒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新闻自由与新闻法治。
第三部分:简单的传播学理论
要求考生知悉基本的传播学理念,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技术论学派等,知晓基本的情况。
传播(Communication)的含义与类型、五W线性传播模式/传播的循环互动模式/信息寻求模式、
传媒新闻传播中的控制(把关)、传媒与受众研究(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
传媒的传播效果研究(议程设置论/沉默螺旋理论/培养理论)、传媒形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麦克卢汉等)、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学批判学派、公众的媒介素养。
第四部分:传媒经济学基础理论
要求考生熟悉传媒经济学领域内的关键术语、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并懂得利用传媒经济领域内的基本理论解释传媒经济现象。
媒介经济学要解决的一般问题和特殊问题;媒介产业的特征与本质;影响消费者受众媒介选择的因素;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在传媒产业中的应用;不同赢利模式中广告对传媒经济的作用;
SCP分析框架在传媒产业中的应用;传媒行业中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传媒产业中的政府规制
传媒产业内的投融资。
初试时间180分钟,闭卷、笔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