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在职研究生学科建设工作,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构建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为目标,努力用现代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提升传统学科,严格按照二级学科的内涵建设和发展学科,增强学科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办学实力。目前,学校有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硕士点总数达29个,另有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涵盖了农学、工学、理学和管理学四大学科门类。
青岛农业大学校企合作办学专业具有独特的就业优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Java方向) 和通信工程(物联网方向)。
1、国家统招计划,本科二批单独设置院校代码。填报志愿及录取批次安排在本科二批理,并单独设置院校代码。
2、办学成本高,经费投入大。该专业方向需要对现有教学体系进行较大幅度改造和嫁接,课改比例达60%,专业课程主要是市场亟需专业知识;校内师资配备、设施配备及企业优质资源利用等比一般本科专业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学费标准高于一般本科专业,但低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3、专业人才短缺,享受政府支持。当前世界软件外包和物联网市场发展迅速,而我国软件外包服务和物联网产业急需高端专业人才。目前软件外包办学项目得到了政府的积极倡导和特殊支持,物联网也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政府将在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4、学习针对性更强,就业前景更好。对准市场拓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行业促就业。通过“121工程”校企合作模式,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专业课程及教材均由多家知名企业联合高校共同设计和编著。学校、企业共同担当培养任务,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完成相关理论课程、技术课程及实验课程学习,同时, 软件外包方向还要学习日语言课程,第四年在校内以及软件外包企业(或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接受一线工程师指导,在企业场景中通过顶岗实训和毕业实习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周期是一般本科专业的三倍。由于该专业学生能受到更好的实践能力培养,且面临相关产业急需高端专业人才的现实,毕业生就业将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