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分子育种科研团队的专家教授团队在博远堂共同为全校师生做了题为“利用基因芯片开展大豆分子育种”的在职研究生专题报告。“大豆分子育种”科研团队成立于2010年,由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李新民教授,农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生才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贵全教授,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韩渊怀教授等十余名科研人员组成,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基因芯片开展大豆分子育种,走在了作物育种研究的前沿。
山西农业大学外事处处长秉相处长介绍了“大豆分子育种”科研团队的基本情况;李生才院长介绍了山西在职研究生团队的成立情况;李贵全教授对团队现在所采用的八个育成大豆品种、六个未经审定的大豆品种及其亲本和六个外引大豆品种进行了详细介绍;韩渊怀教授讲述了实验的取材、RNA的提取等过程,并代表团队对实验进行过程中所有给予帮助的个人和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李新民教授从大豆分子育种的目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初步分析等方面简要总结了团队一年来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并介绍了下一年度的工作安排。
基因芯片(genechip)(又称DNA芯片、生物芯片)的原型是80年代中期提出的。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杂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的八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中带有荧光标记的核酸序列TATGCAATCTAG,与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据此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
育种(breeding)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物育种又称品种改良。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是育种的目标。但特定的育种目标要综合考虑当地品种的现状、育种基础、自然环境、耕作制度、栽培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并随生产的发展不断加以调整。还要以本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或有代表性的几个品种作为标准,明确需要保持或提高、改进或克服的方向,使育种目标具体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项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进而在职场中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网络班两种授课方式可选,其中面授班均在学校上课,双休日其中一天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网络班即网络远程学习,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录播回放、在线答疑等方式实现,学员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采取资格审核方式入学,无需入学资格考试,免试入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是: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满足条件的学员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材料进行报名,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结业证书;后期结业后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只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学员达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详情>